曼城中场失势,罗德里缺席成关键因素?

2025-02-04

在对阵阿森纳之前,曼城看上去已经回到了最佳状态:克服了欧冠输给大巴黎的挫败后,球队连续取得两场胜利,击败切尔西赢得联赛积分,同时在欧冠赛场上战胜布鲁日成功晋级附加赛。面对处于英超争冠集团的阿森纳,曼城虽然不是赛前的热门,但随着伤员逐渐回归,新援逐渐融入,由瓜迪奥拉执教的曼城队并非毫无竞争力。

然而,阿森纳凭借艾德高、托马斯、斯凯利、哈弗茨和恩瓦内里的进球,在主场以5比1惨胜曼城,不仅取得英超14轮不败,而且在领先一轮的情况下,与利物浦只有6分的差距。双红争冠依旧是英超的主题,而阿森纳仍将是利物浦的主要竞争对手。

就曼城而言,这场比赛至关重要。此前,球队曾尽可能减少边后卫的数量,目的是为了让更出色的中后卫换上场,提高防守效率。然而,这场惨败对全队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,而即将到来的2月比赛将考验瓜迪奥拉在后防人员选择上的智慧,也将影响本赛季曼城的走势。

然而,本场比赛曼城最大的问题并非在后防,而是在中场。面对阿森纳的高压策略,瓜迪奥拉的安排和之前几场类似,科瓦契奇实际上担任后腰,而B席会回撤到后场形成双后腰体系。

在这种布局下,曼城在后场囤积了门将和四名后卫加两名中场,人数上并不吃亏。然而,在传球线路设计上,B席和科瓦契奇因为双后腰身份,只能站在双中卫前,导致后场传球呈现出传统的4-2结构。

这种体系下,双后卫可以直接找到两名中场,以快速发动进攻。然而,在实际执行中,这样的传球线路过于单一,容易受到对手高位逼抢的干扰。相比常见的三角站位,4-2系统下的位置固定,无法灵活移动,致使曼城后场传球只能被对手断球反击。

若要根本改变局势,转向以单后腰为主导的三角短传或许是个好主意,能改善曼城中场的 passivity。不过,在没有罗德里的情况下,其他中场并不能独自应付横向保护、短传接应、三角站位和封堵对手反击的任务。

推荐阅读